English

科普原创,究竟缺什么?

2001-03-28 来源:中华读书报  我有话说

“没书的时候盼着有,有了之后盼着好”

近些年我们做了不少科普书,科普出版也现出了兴旺的端倪。这对于一个健康的,或者说对于一个康复中的社会是比较正常的应然性现象。因为我们与科学的关系太紧密了,我们从人生和心灵上都离不开科学。科学围绕着我们、诱惑着我们;我们享用着科学、依赖着科学。我们有理解科学的需要,也有理解科学的愿望。这也是在科学未达及的地方伪科学大行其道的原因。然而,科学却不是天然地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之中的。这是科学学习和科学普及的根据。

相对于曾经的停滞和荒芜状况来说,我们现在的科普事业已经有些昌明了。然而,“没书的时候盼着有,有了之后盼着好”(田松语)。这些年,成就最大的科普出版是引进版图书。这些书使我们猛醒,使我们看到了水准,使我们明白了我们还应该有什么,明白了我们还想要什么。

并不是说我们根本就没有原创,我们的科普作家们(虽然人数不多)一直在创作着,并且这些作品曾经是我们的知识和力量的源泉。我们现在说原创,是说相对于我们所见到的邻家的作品,我们的原创落后了,我们的原创出了问题。

当我们感到再像原来那样写东西,或者说再写原来那样的东西已经远远落伍于时代的时候,当我们看见我们的读者甚至包括我们自己都在如饥似渴地阅读人家的作品的时候,我们不知道该拿什么来安慰自己从阅读的激动和畅快中平静下来之后的空落的心,我们不知道我们该怎样去面对未来。

没有任何理由要求我们不能读人家的作品,没有任何理由要求我们一定要读自己的作品,也就是说,单从读来说,我们只读些从邻家选来的好书也可以。然而,如果我们根本就没有自己的作品了,我们根本就写不出作品了,却会是一个不只关涉科普出版的极为严峻的问题。能否有大批的科普作者可持续地写出大批走在前沿的科普作品,是整个民族科学素质和科学水平的一个体现。

观念比概念重要

对“科普”一词我曾经有过一比:说它“不知不觉间成了旧裤子上磨烂了的膝盖——需要加上一块又一块的补丁才能继续遮风挡寒,使穿着者和旁观者都觉得别扭和无奈”。作此比之时我还极有信心地做着张扬和推广“公众理解科学”一词的努力(有兴趣者可查阅笔者1999年2月26日《中国图书商报》第五版文)。写本文时我却没有那么强的信心了。我现在以为与其改变称谓,以一个在形式上不容易被接纳的用语去取代原本那个读起来上口、用起来方便、已经深入到人心和文化中的词汇可能不那么容易,也不那么明智。

然而,我们也必须赋予“科普”以可与“公众理解科学”相当的新的内涵,在新的形势下重新理解科普。而要想理解科普,关键在于理解科学。那么,科学又是什么?超脱开将科学仅仅理解为与技术相对应的知识之后我们认识到,科学应该是:一种知识体系,一种社会建制,一种社会活动,一种思维方式,一种文化禀赋,一种精神品格,……,它的灵魂应该是建立在“知识体系”基础上、在“社会建制”中运行的“社会活动”和“思维方式”中体现出的“精神”和“文化”。而精神在文化中形成,文化由精神来统领。因此,在既成的文化中普及科学,精神便成了关键。也因此,才有了科普之“知识”和“精神”的两个层次说。知识是基础,精神是核心,在精神之中包含着品格、文化和思维方式的因素。如此,才算是对科学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理解。

我们如今的科普应该是参与的、互动的、立体的、全员的,应该是生长的。科普不应该是灌输,不是由一群人灌给另一群人,它应该是受众面对主体和过程(包括自然的和科学的)的一种体会和理解,是一种交流和感染。惟其如此,受众才会在接纳科学知识的过程中理解科学家、理解科学活动、理解科学的对象、理解科学的社会作用、理解科学的双重效应、理解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危机和希望、理解科学与我们自身及与我们的未来的关系,受到思维方式和文化的感染,逐渐地拥有科学精神,逐渐地使科学精神融入到我们的文化之中,改善我们社会的文化氛围。

原创缺什么?

笔者以为,当下的科普原创,至少有五缺:缺主体,缺媒体,缺文化,缺精神,缺机制。

缺主体。说到科普原创的难处,人们最先想到的往往是没有好作者。其实,不只是作者那么简单。我们缺的是进入科学境界——处于科学前沿、引领科学潮流、有人文关怀、善长理论思维的科学活动者,我们的科学家都不大容易成为思想家。我还是那句话:只有活出来,才能写出来。不管是自己写,还是由别人来写。写传记如此,写其它形式的科普作品也是如此。心理学上有个观点,人们往往只能观察到自己体会过的东西、只能观察到自己的思想能够接纳的东西。同样也只能说清楚他真正理解了的东西。我所读到过的好科普作品,多数是科学家,起码是有相当科学修养的科学工作者写出来的。这样的书要求其作者们有合理的知识结构,有进行终极思考的素养,有写作意识、写作能力和写作愿望。

我相信,像许多伪科学的追随者本身是科学工作者一样,许多伪科学的书也会是头脑不甚清楚的科学工作者写出来的。在这个意义上,以及在把科学写得或干枯、或晦涩、或寡淡、或不知所云的意义上,有,不若无。在笔者看来,写作是一种状态,是一种不可不发、不吐不快的状态。一但事过境迁,好东西便很难写成,起码是要大打折扣。所以,指望一个处于科研当中时全无状态的人离开科研岗位之后可以写出多好的科普作品,恐怕不免会令人失望。然而,我这么说不妨碍我赞成退休之后的老科学家们应该多参与、支持一些科普活动,自己读,也帮崇敬他们的读者推荐一些好书、鉴别一些坏书。他们的这个作用是非常重要、不可取代的。

缺媒体。这里所说的是真正具有足以胜任传播科学、解说科学的能力的媒体。指出版社、书店、报社、杂志社、电台、电视台、网站等,以及专业科普工作者,包括非专业著译者。媒体的缺乏也是近年大家呼吁,并致力于改善的一个重点。与没有好作者就不会有好科普一样,没有好翻译、没有好编辑都不会有好科普。这是一条生产线。有了好科普,无以得到好传播,还等于是科而不普或科而难普。

缺文化。人是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双重属性的动物。从生物性上,人由父母所生;从社会性上,人脱胎于社会文化的母体。我们从父母那里继承的叫基因(gene),从社会继承的叫谜米(meme)(可参阅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自私的基因》及即将出版的《谜米机器》)。我们的社会还不具备产生大量高水准的科普作品的氛围和土壤。我是我们正在努力的地方。

缺精神。科学精神可以说是近来大家讨论最多的一个话题。这是我们文化母体中最缺乏的东西之一。它是一种综合素质,是好奇心、求真意识、怀疑意识、实证意识、参与决策的意识与能力和集体性、合作性以及相互交流等等意识的集合。这在我们的社会中,无论于群体还是于个体都是一种先天不足。我们从不自觉地处于这种状态到我们意识到我们的缺陷是一大进步,但也不是把科学精神的内涵条分缕析后就获是了科学精神。它既是文化所成,是综合素质,就不是一朝一夕所能造就。想获得这种东西,我们还有相当漫长的路要走。

缺机制。本文前面说过,与过去的停滞和荒芜状态相比,我们的科普已有些昌明了。我们有了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有了好的舆论导向,有了一定的人群的协同努力,逐渐开始有了一些鼓励措施。然而,与真正的需要相比,这些都还远远不够。然而,机制又实在是一个与文化和精神相互作用的范畴,急也急不来,只有努力、努力,再努力。

手机光明网

光明网版权所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网版权所有